-
Lego與Shell合作推出一系列玩具產品,此次合作對雙方來說各有收穫。然而,這項合作卻遭到環保團體Greenpeace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這項合作不過是石油公司試圖「漂綠」來重塑形象的方法。因此,Greenpeace便展開一連串行動試圖中止Lego和Shell的合作的行動,而此舉也引起社會兩極化的爭論,並引起一連串的企業社會責任議題探討。
-
本個案旨在探討一家台灣有65年歷史的在地航空公司,因諸多因素導致經營不善、持續虧損,企業想方設法不見改善,後來決議選擇企業解散,並無預警宣布次日停飛,但這樣的決定,讓航空公司相關的利害關係人受到衝擊,經本個案省思當公司經營不善時,如何回應才算是符合企業社會責任的期待。
-
本個案描述信義房屋公司秉持「先義後利」的信念,發起「社區一家」計畫,期盼讓社區更有凝聚力。在「社區一家」推動的各階段中,信義房屋面臨不同的挑戰,並經由滾動式修正與在各環節中持續精進下,達到今日亮眼的成果。
-
本個案描述企業在人力招募時,運用社群媒體來蒐集求職者訊息的過程中,所牽涉的倫理與法律議題探討。 本個案情境是談論一家發展資安軟體公司,在徵才過程中使用Facebook來獲取徵才者額外資訊,並做為決定錄用人選的個案。
-
個案描述在2018年母親節期間,中華電信推出499資費方案後,所連帶引起的爭議,個案並陳述促銷案的影響及企業的回應。
-
個案描述兩位哲學博士,因社會環境因素與個人理念,創立了哲學新媒體公司,並以社會企業的精神營運,在台灣社會進行哲學普及教育。但在組織發展的各階段,遭遇到大小不同的挑戰,及競爭對手不斷來襲。個案描述哲學新媒體如何回應各類挑戰,得以保持創立理念下能持續運作。
-
個案描述一家美國連鎖餐廳,因一位服務人員將顧客帳單上傳至社群媒體後,餐廳基於保護顧客隱私而開除員工,後續引發一連串社群媒體管理危機。
-
位在台中大雅的製造商PSI,在2003年開始與美國咖啡磨豆機品牌Baratza進行合作,雙方所形塑的合作模式讓彼此從競爭市場中脫穎而出。本個案結合經濟學上的競合賽局 (Game Theory),並針對合作中「信任」、「回報」、「原諒」等倫理元素進行分析。
-
2016年球最大網路零售商阿里巴巴,在中秋節當天讓員工公平競購「陶公仔」月餅,結果內部資訊安全部四位工程師寫了一段程式,在短短2個小時內購得124盒月餅,事件發生後,四位工程師當天便被公司開除,也引發出一連串的倫理議題討論。
-
2015年底法院宣判頂新製油公司董事長魏應充無罪後,不滿判決結果的民眾發起「秒買秒退」行動,抵制味全食品公司產品。大眾對此事件有不同的觀點與評論,並造成許多倫理爭議。本個案旨在陳述事件過程、對各利害關係人的影響,及說明各項評論觀點。
-
2013年所爆發的大統油品危機事件,造成台灣民眾對油品產業的不信任,事件引發更深層的思考:事件是「人」的問題所造成的?還是「產業」的問題所造成的?亦或是「政府」的管理效能不彰呢?為何相關單位無法確保食品安全呢?事件造成了哪些影響?未來該如何改善食安問題呢?經由本個案,協助學員逐一探討相關企業倫理問題。
-
個案描述台灣職棒明星選手所涉入的假球事件,個案目標在于探討假球事件所發生的原因與造成的影響,以及事件所關聯的倫理議題與可能的解決方案。
-
個案描述合樸農學市集當初成立之宗旨,是為了推廣有機飲食、協助小農,及促進整體環境永續。但在營運的過程中,遭遇到相當多志工管理與永續經營的問題,加上即將面對的大企業進入有機農市之競爭。個案描述合樸如何設計各種方案,以期解決原本純靠理念維繫造成的困難。
-
個案描述國道高速公路實施電子收費後,遠通在協助收費員轉置過程中發生收費員抗爭事件與爭議。個案目的協助分析各利害關係人面臨之兩難,並探討一個決策可能對於各方利害關係人或社會所產生的影響,進而思考解決的方案。
-
個案描述中華郵政推出一個刷卡換免費早餐的VISA金融卡推廣活動,卻意外造成愛兔協會之困擾。個案目的在探討當一項促銷活動間接造成第三方利益受損,其中的倫理議題與解決方案。
-
個案撰寫者在整合相關CSR文獻後,將現行企業在發展CSR中常見挑戰,改寫成為Z公司的個案情境。期盼藉此個案,讓有意發展CSR的企業借鏡,推動CSR時能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