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林茶室的啟示

    寶林茶室位於台北市中心,因發生嚴重的食物中毒事件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事件發生於3月22日,一名39歲男子於用餐後不久即出現嚴重健康問題,急送醫院後不幸身亡。此事迅速引起衛生單位的高度重視,隨後衛福部、台北市政府與新北市政府聯合開展調查。 在初步調查中,衛生部門對寶林茶室進行了多次食品安全檢測,包括廚房環境及員工健康檢查等。雖然大部分檢測結果呈陰性,但仍有少數樣本顯示出異常,引發進一步的檢驗和調查。此事件不僅突顯了地方與中央在食品安全監管方面的合作與協調問題,也凸顯了現行食品安全檢驗制度的不足。該事件也引起了公眾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多個消費者保護組織及公民團體發起了對食品安全更嚴格監督的呼籲。 事件的後續處理中,政府部門與相關醫療院所在緊急反應及信息溝通方面暴露出一定的不足,衛生相關單位人員對於標準作業程度(SOP)不熟悉,這對於未來政策的制定與執行勢必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次食物中毒事件不僅是一次衛生危機的考驗,也是對當地政府在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的一次重大挑戰。政府與相關機構應該記取教訓,努力改善和加強食品安全管理,制定合理的標準作業程度(SOP),加強教育訓練與演練,以預防未來類似事件的發生。
    詳細資料
  • 超商剩食大戰

    全球的剩食問題嚴重,尤以超商的鮮食剩食的浪費最為人詬病,然而,解決剩食問題會遇到許多挑戰,像是法規限制過時食品不得加工利用或轉贈,加盟主認為剩食折扣會造成利潤的減少,又或是超商要對剩食進行區隔和銷售也或涉及許多技術上的調整。然而,隨著社會大眾對於永續議題的重視,超商對剩食議題也更加留心,全家超商推出友善時光後的一年7-11也推出i珍食,超商的剩食大戰就此展開,本個案描述四大超商面對剩食的問題的解決方法和挑戰。
    詳細資料
  • 形塑競爭優勢:聯嘉評估策略轉型決策

    本個案協助學員理解競爭優勢的觀念與作法,教學含括三個重點議題:(1)預見LED產業未來競爭將日漸白熱化之際,分析聯嘉如何藉由強弱和五力分析,理解轉型的決策過程;(2)分析聯嘉運用雙方資源的特性來識別聯盟契機,以選擇關鍵客戶的過程;(3)闡述聯嘉進入特斯拉Model 3供應鏈的挑戰,解釋聯嘉如何發展出的敏捷作為而形成競爭優勢。
    詳細資料
  • 綠色的靈魂配角:振躍精密滑軌

    振躍精密是台灣從事生產製造滑軌的興櫃公司。公司從早期至大陸設廠成為大陸第一家鋼珠滑軌製造廠,取得先行者優勢,並成為家具品牌商IKEA的供應商,至後來加入國際五金品牌商德國Hettich與義大利FGV的供應商,到2005年後回台灣設立產線同時開發自有品牌。2010年,公司體認到不能光是產品有競爭力,還必須在生產過程中考量環境永續的重要性,因此積極從產品設計、材料、製程、產線等技術層面去達到環保的目標,取得多項綠色管理的國際系統驗證,也通過美國海關的C-TPAT驗廠,讓公司出口到美國的貨櫃能走更快速的綠色通關程序,加快交易流程。近期公司成功打入Intel、Supermicro、Advantech等供應鏈,將產品服務往上提升到高端伺服器。不過,振躍精密也開始要思考如何在產能限制下,滿足不同品牌商的需求,以及是否要到海外設廠。
    詳細資料
  • 港商迪揚貿易公司之新經濟挑戰

    港商迪揚貿易公司早期利用資訊不對等的優勢將市場開發及產品生產串成完整價值鏈。全球化策略讓迪揚公司選擇低勞力成本的中國工廠擴大生產線。在面臨產品競爭之下,順勢改變品項由廚房餐刀為美耐皿餐具,後又因為需要做差異化而衍生出服務性的附加價值。迪揚公司一路的調整策略對於企業全球化或是去全球化都具備因應之道。
    詳細資料
  • 海霆國際冷鏈與逆物流之科技應用

    海霆國際物流集團成立於1985年,為台灣少數能夠布局全球供應鏈國際物流的代表業者。本個案藉由介紹國際物流產業的概況,說明物流產業價值鏈的分工狀況。接著以冷鏈物流在運輸過程的特殊需求,海霆藉由引進Euro Fresh冷鏈物流系統,利用資訊科技提供顧客從產地到餐桌,全程不斷鏈的冷鏈物流服務。第二部份,說明跨境電商的興起,海霆在台北港設立海外倉,促成海運快遞與台北港全球轉運的新商機。此外,持續增加的國際跨境電商包裹數量,大量退貨衍生的逆物流問題,讓學員探討海霆應該如何面對逆物流的問題,進而轉化成新的商機。
    詳細資料
  • 蔦屋書店:穿越網路衝擊的實體新典範

    面對數位時代網路書店的巨大衝擊,全球實體書店紛紛倒閉或轉型,在日本由增田宗昭所創辦的CCC集團不僅逆勢操作擴大實體書店空間,還在東京代官山打造全球最美的20家書店之一,許多顧客專程前來體驗,並在日本的商業設施、圖書館、家電等領域持續創新,實踐文化基礎建設的企業使命。面對數位化衝擊,透過本個案可以了解蔦屋書店如何重新定位實體空間價值,找到新舊融合的經營模式,學習其如何運用生活提案提高顧客價值的經營模式。蔦屋書店透過資料庫行銷、達人店員等創新商業系統,形成日本書店市場的新典範。最後以蔦屋應如何評估台灣市場進入策略為決策情境,討論可能的策略作為。
    詳細資料
  • 「希望新上任的老總能改變現況!」─ X電腦股份有限公司事業部新任總經理之挑戰

    擬定策略是件非常挑戰的事,在實務界,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做法,與教科書所描繪的過程也不同。本個案所描述的是真實的情境,反映代工業者的作法(與品牌業者不同),讓習者更有貼近實務的感覺。本個案主軸在描述一位在筆記型電腦代工廠新任職的事業部總經理,他在上任後打算形成事業部策略的前置作業過程,及為推動事業部策略所採取的功能政策。本個案對策略決策相關的資訊蒐集和分析過程有詳細的描述。
    詳細資料
  • IMO 2020—Strategic Decisions and Covid-19 Shock

    While international shipping transports more than 90 percent of global trade to people and communities all over the world, it is also a major pollution source. In order to minimize air pollution and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the IMO requests that all carriers and vessels adopt a new global sulfur limit of 0.5 percent for ships’ fuel oil (in contrast with the previous limit of 3.5%) from 1 January 2020. This new regulation, without a doubt, significantly impacts firm operations. Three potential solutions are suggested for carrier firms: (1) to install a sulfur-oxide scrubber, (2) to switch to low-sulfur fuel oils, or (3) to switch to liquid nature gas (LNG) for existing vessels or build new LNG vessels for newly planned vessels. The first option allows vessels to continue using high-sulfur fuel, but the cost of installing a scrubber is high. The second option requires a low initial investment, but will be challenged by potential price hikes. The third option uses an almost toxic-free alternative material, but requires a major rebuild and, hence, is costly. This case aims to discuss the consequences of such a top-down regulation on carriers’ financial and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on carriers’ choices among the three options, the implications on supply chain partners and consumers with respect to these options, and finally, whether such a regulation is effective in reducing sulfur emissions.
    詳細資料
  • 過程或終點?Gogoro電動機車的崛起

    企業在建立「訂閱制」商業模式的過程中,需要整合公司內外部環境,除了建立對消費者的價值之外,更要承擔建構生態系統與提高生態系價值的使命。本個案以Gogoro創業歷程為例,釐清Gogoro賣電動機車是過程?還是終點?透過這個問題背後的管理意涵,幫助學員理解「訂閱制」的商業模式。接著採用商業模式畫布(Business Model Canvas)來分析Gogoro的商業模式組成與分析其電池交換平台生態系的發展。
    詳細資料
  • 資廚邁向訂閱經濟之路

    本個案以台灣資訊服務業為例,說明一家「資廚」資訊服務廠商,為了提供服務給非連鎖型獨立餐廳使用的POS整體資訊解決方案,從傳統服務提供賣斷的模式轉向「訂閱模式」(Subscription Model)的經營模式。資廚成立之初,不斷透過「麻膳堂」餐廳經營上的實務經驗,思考如何能專門為獨立非連鎖型餐廳開發POS系統,期待透過資廚公司開發的POS系統之整體解決方案,能夠成為經營餐廳的好夥伴。然而,儘管公司在成立幾年之內規模呈現擴大成長,但卻陷入業績不彰的經營困境,本個案探討在導向新訂閱模式的過程中,個案公司所面臨的策略面及管理面的挑戰,以及應採取哪些因應方案,以確保訂閱模式能持續經營。
    詳細資料
  • 鬍鬚張:本土小吃攤企業化經營之例規發展

    「鬍鬚張魯肉飯」成立於1960年代,原是雙連市場旁的一個小攤販,販售著台灣人記憶中的庶民食物魯肉飯。在張氏父子起心動念後,辛苦耕耘走過半個世紀,鬍鬚張終於能夠成長至今日的規模,成為台灣庶民食物連鎖經營的重要案例,這個過程充滿汗水、堅毅、智慧與專業。1984美國速食麥當勞來台灣開第一家分店,鬍鬚張創辦人張炎泉、張永昌父子前往民生東路參觀,看著窗明几淨的用餐環境、員工標準化的動作、大排長龍的隊伍,對張永昌很震撼。他心裡想著:「台灣囝仔可以做美國人的食物,按呢咱的魯肉飯,麥安怎有爸爸媽媽的味道,又能像漢堡一樣變成連鎖店?」。張永昌董事長曾說:「魯肉飯就是我的人生,魯肉飯就是我的事業」。走過半世紀,鬍鬚張歷經路邊攤、單店、多店到連鎖經營,進入跨國與多元銷售通路,從以麥當勞為標竿導入並發展出一系列獨特例規,一碗街邊魯肉飯要如何能一年賣到一千萬碗?鬍鬚張是如何成長至今日的規模?如何在既有例規基礎上與時俱進修正調適,成為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挑戰。
    詳細資料
  • 現實與理想的拔河?綠藤生機案例

    綠藤生機不但在台灣的永續企業領域享有盛名,也多次獲得國際上B型企業相關獎項的最高榮譽,實踐在理想與現實間達到平衡的永續商業模式。
    詳細資料
  • 共享。共好 – 微笑單車 (YouBike)

    本個案透過微笑單車 (YouBike),從台北市公共腳踏車的起源談起,配合微笑單車 (YouBike) 母公司巨大機械的轉型,探討微笑單車 (YouBike) 如何滿足政府與民眾需求,塑造獨特的單車文化並延伸自身價值鏈。微笑單車 (YouBike) 的成功,也更進一步為環境帶來減碳效益,並改善市區壅塞,令資源公平分配,讓社會更加友善。(Bucket 1),超過預期的成果。
    詳細資料
  • 零售巨人的轉身──家樂福(Carrefour)

    近年來,零售業市場環境面臨大變革。原本就競爭激烈的實體量販、零售通路都面臨挑戰,以產品與價格為導向的發展策略顯然沒辦法在實體通路中生存。家樂福透過實體賣場的翻新、格局的改裝、貼心的服務等方式,創造不同的消費者有感體驗,重新贏回消費者的心,也讓消費者重新認識家樂福。
    詳細資料
  • 在欉紅果醬公司的瓶頸

    「在欉紅果醬公司的瓶頸」是一個短篇行銷管理綜合個案,說明一家極有特色與理念的小微企業,在因產品受歡迎而擴大產能後,所面對的團隊組織問題與行銷困難,以致銷售量不如預期,無法達到原產能規劃所期。
    詳細資料
  • 有溫度的服務 –玉山銀行 (E.SUN Bank) 案例

    為了提供顧客到位且有效率的服務,進而累積良好的品牌美譽度,玉山銀行設計了一套獨特的服務系統和服務流程,藉由挑選和培訓合適的服務人員和團隊,輔以新的電子資訊技術和設備來針對顧客所帶來的不確定性進行管理,並創造優良的顧客知覺價值。良好的服務系統設計也讓玉山銀行多次獲得「金牌服務大賞」、「五星服務獎」、「2015影響力品牌」、「金牌服務業調查–銀行類第一名」…等獎項的殊榮和肯定。
    詳細資料
  • 好食品的供應者- 義美食品

    本個案以義美食品的五大把關原則為主軸,透過義美食品在台灣的營運發展,讓學生瞭解,企業如何透過所提供給消費者的各項功能,將環境保護的意念傳遞給消費者,並進一步透過產品盡到對社會的責任。此外,透過義美食品對食品安全的重視以及實際做法,並加上食品安全事件的歷史脈絡、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態度的轉變等資料,讓學生了解義美食品如何能不同於其他食品廠,在食品安全事件中逆勢成長,進而成為廣受民眾歡迎的指標品牌。
    詳細資料
  • 宏遠興業:以「幸福台灣」敢於不同

    有一段時間,台灣紡織業被稱為夕陽工業。紡織業者並不辯解,只是悄悄地發動了無聲的革命。無聲並非靜止,革命終現曙光。台灣機能性布料在全球市場,不管是出貨量或是品質,都得到國際頂尖品牌的肯定。在國內,紡織類股價也順勢上揚,好幾家大型紡織股成為投資人的新歡。創立於1988年的宏遠興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宏遠)長期專注研發,被同業公認為對台灣紡織業的成功升級與轉型,有著關鍵性的影響。 宏遠是台灣最早啟動綠色生產的布料廠,在環保概念尚未普及時,宏遠就已經意識到產業發展與生態議題不可分離。在生態議題方面,宏遠位於台南的紡織生態工業園,將廠房、辦公處所與環境平衡發展,溫度自然調節,終年不需要開冷氣;垃圾不外運,還能將廢棄物變成可銷售的產品。在社會議題方面,宏遠除了布料事業,也經營成衣品牌「幸福台灣」。然而,雖然布料事業穩定成長,成衣品牌卻一直虧損。尤其是智慧時代來勢洶洶的此時此刻,宏遠大舉投入資源,發展工業4.0 與研發智慧衣 的同時,投資人與利害關係人是否還會繼續支持「幸福台灣」?「幸福台灣」對宏遠來說,究竟是利多?還是扣分?
    詳細資料
  • 以永續為目標的「優秀企業 (Excellent Company)」– 富士全錄 (Fuji Xerox) 案例

    個案描述台灣富士全錄股份有限公司推動全公司永續經營管理,如何落實在生產製造、供應鏈管理,以及員工、供應商及客戶的教育,善盡其該負的企業社會責任。個案目的透過富士全錄在台灣的營運發展,讓學生瞭解,企業如何透過各項供應鏈功能,將環境保護的意念傳遞給消費者,並進一步透過產品盡到對環境友善的責任。
    詳細資料